最近各大中、小学校陆续开始考试,很多爸妈也都对孩子的复习格外上心了起来,今天早上我还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位妈妈发的朋友圈:
相信各位爸妈看完以后一定是哈哈大笑,心想能写出“下班了,爸爸妈妈陆陆续续回家了”的孩子一定是课堂上没好好听讲。
别笑,真的,有时候大人也能发生乱用成语,闹出笑话的糗事来:
爸爸妈妈们可发现这句话有问题?炙手可热真的是这样用的吗?
【炙手可热】汉语成语,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别说语文学的不扎实的孩子容易用错、写错、张冠李戴,就连大人都容易对一些成语望文生义,不知其所以然,想当然地用了。
如果跟我一样长期关注教育改革的爸爸妈妈们一定发现了,现在对孩子的语文成绩是越来越重视,因为语文培养是孩子识字、阅读和书面表达,是其他学科的基础。
一起君认为语文成绩的提高就是一个对字、句、篇长期积累和内化的过程。而积累,对于学龄前和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就是学古诗词和学成语。
学古诗词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但说到学成语,很多爸妈就有点不以为然了。但是据一起君最新统计到的数据,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对于成语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据统计,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引入成语的数量高达1260个,北师版和人教版引入成语的数量也分别在1023个和1149个,均已破千。
在小学语文考试中,成语填词、成语分类、填写成语近义词、反义词、成语改错、成语读音等等都是常见题型。
但是由于要求孩子们掌握的成语数量极多,考察的内容十分广泛(音、形、义上均可拓展出题目),加之一些成语在生活中又很难遇到,所以成语就成了除了硬笔书法练字语文考试中失分率最高的项目之一。
而一旦成语没有掌握扎实,影响的可不仅仅只是小学的语文成绩,在高考语文中,第三大题语言文字运用题占分20分,其中主要考察的便是成语的字音、字形、字义,而占据35分的古诗文阅读中,如果没有足够的成语积累做支撑,也会影响得分。
这样算来,高考语文中至少有30分都和成语息息相关。
成语如此重要,可孩子就是老丢分,有些家长为了快速见效,甚至直接让孩子背起了“成语总结”。
可学习成语是一门童子功,越早学习,越容易对成语产生亲近感。学习成语绝不能靠死记硬背,一定要从故事情节丰富的历史故事中出发,在情境中学成语,才能记得牢,用得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