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生,借助电子屏幕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多,“高分字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家长觉得反正不影响成绩,字丑点无所谓。但近年来,国家对书法传承越来越受重视,甚至列入中小学考试范围,写字的重要性陡然提升!
6月16日,广州市招考办发布了2020年广州市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计划和招生简章汇总。其中,广州市第六中学在招生综合能力考核增加了一项内容---硬笔书写。
该校将“硬笔书写”能力作为升学考试一项重要的内容,要求学生不仅要题目答得对、做得好,而且需要“写得好”,能够有“一手好字”就占据了上风。
▲图源:广州日报
2019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有局部的微调,语文学科增考认识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其大致演变过程”的表述,强化对书法常识和欣赏的考查。
▲图源:央广网
“硬笔书写”列入升学考核
书写“见字如面”的情怀
考核“硬笔书写”能力即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是文化自信的需要,是情怀回归的需要。
我们有很多关于“书写”的成语,比如“字如其人”,比如“见字如面”等等。那个时代,能够写一手漂亮的汉字,是最受人尊敬的。
考试成绩好,学校会奖励孩子一支“英雄钢笔”,表现好家长会奖励孩子一本字帖。可以说,那个时代,“字如其人”是一种追求,大人孩子都喜欢“练练字”。
而如今随着电脑时代的到来,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提笔忘字”已经成为常态,别说是“倒拉笔回”了,就是书写汉字的时候都经常“拿起笔却不知道该如何写了”。
学生的“硬笔书写”能力是“一泻千里”,教师的“板书能力”也是“歪歪扭扭”,人们不再把“字如其人”当成一大追求,就连我们的“英雄钢笔”的销量也“英雄气短”了,字帖则落满了尘埃。
无论世界怎么变,无论技术如何变,其实我们都应该留住我们的文化,留住我们的根系。“书写能力”,始终都应该是我们的追求。
“云中谁寄锦书来”是多么美丽的句子?可是,当“云中的锦书”上写满的是“打印的字体”的时候,何来文化的秀美和惬意?
升学考“硬笔书写”,重拾了“见字如面”的情怀。“硬笔书写”列入能力考核,文化自信就得硬起来。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推广全民练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教育部“书法进课堂”的政策要求,最美中国字联合全国各爱心企业发起“中国少年·字强志立”百万学生免费学书法公益活动。
在全国范围内征集100万名学生,提供免学费学习硬笔书法的机会,可就近学习。